梅雨季节中暑高热时,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并补充电解质,重症需立即送医。 梅雨季高湿环境会抑制汗液蒸发,导致体温调节失效,核心体温超过40℃可能引发致命热射病,需优先降温而非服用退烧药。
- 脱离高温环境: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在湿热环境中加重症状。
- 快速物理降温:用冷水擦拭全身或冰敷大血管部位(颈部、腋窝、腹股沟),同时用电扇加速蒸发散热,但避免酒精擦浴或过度降温导致寒战。
- 补充含盐饮料:小口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单纯补水引发低钠血症。若患者昏迷则禁止喂水以防窒息。
- 识别重症信号:出现抽搐、昏迷或体温持续不降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途中保持侧卧体位并持续降温。
梅雨季防暑需未雨绸缪:外出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穿透气衣物,室内保持通风,并定期监测老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的体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