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天气易引发肠胃不适,关键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受凉、选择易消化食物,同时警惕因高温高湿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以下是具体防护要点:
-
严把饮食安全关
被雨水浸泡或变质的食物立即丢弃,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剩菜冷藏不超过3天且需彻底加热。避免生冷、来源不明的食物,尤其是野生蘑菇和卫生条件差的凉拌菜。饮用水需煮沸或选择瓶装水,切勿用雨水清洗食材。 -
注重保暖与祛湿
雷雨后气温骤降,脾胃虚弱者需增添衣物防止受凉。饮食可加入薏仁、冬瓜、扁豆等祛湿食材,或适量食用苦瓜、芹菜等苦味食物促进消化。淋雨后及时饮用姜糖水驱寒。 -
加强个人与环境清洁
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被雨水浸泡的餐具需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及时清理垃圾防蚊蝇滋生,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
及时就医与情绪调节
若出现持续腹泻、呕吐或发热,需立即就医而非自行服药。极端天气易引发焦虑,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免疫力提升。
雷阵雨季节需格外警惕“病从口入”,通过科学饮食和卫生习惯降低肠胃疾病风险,特殊人群更应做好长期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