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岁青少年被猴子咬伤手指后,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尽快接种破伤风疫苗;若已按国家免疫计划完成5剂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接种(如百白破+白破疫苗),且最后一剂在5年内接种,通常无需额外接种。 但狂犬疫苗需优先考虑,因猴子可能携带狂犬病毒。
-
破伤风风险判断
破伤风梭菌存在于土壤、粪便中,猴子口腔或爪子可能携带。若咬伤导致深窄伤口(如穿透皮肤)、污染严重(接触泥土/粪便),或疫苗接种史不明/未完成,必须接种破伤风疫苗。反之,若青少年已完成全程免疫且最后一剂在5年内,感染风险极低。 -
狂犬病预防优先级更高
猴子虽非狂犬病主要宿主,但理论上可能携带病毒。暴露后24小时内应接种狂犬疫苗,并按0、3、7、14、28天程序完成5针接种。若伤口出血或位于头面部,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避免包扎过紧,以免形成缺氧环境助长破伤风梭菌繁殖。 -
就医与后续观察
即使伤口轻微,也应就医评估。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化脓、肌肉僵硬等症状,提示可能感染,需立即复诊。
总结:破伤风疫苗的接种需综合伤口深度、污染程度及免疫史判断,而狂犬疫苗是必选项。第一时间彻底清创并就医,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