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出现咳嗽的核心原因是湿邪与过敏原双重刺激,尤其易发于过敏体质或呼吸道基础疾病人群。潮湿环境滋生霉菌、尘螨,叠加冷热温差,直接引发咽喉敏感、气道痉挛或痰湿内阻,表现为干咳、夜咳加重或伴有喘息。
-
湿邪困肺引发痰湿咳嗽
梅雨期湿度超70%,湿气通过呼吸侵入肺部,阻碍气机运行。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湿邪困脾导致运化失调,痰湿积聚于肺,引发咳嗽痰多、胸闷,夜间阴气盛时症状加剧。原有慢阻肺、哮喘患者更易复发。 -
霉菌与尘螨过敏刺激
潮湿环境加速霉菌繁殖,孢子随空气吸入呼吸道,诱发过敏性咳嗽或哮喘。尘螨在湿度50%以上快速滋生,其排泄物刺激气管黏膜,导致持续性干咳、咽喉痒,儿童和过敏体质者症状更明显。 -
冷热交替诱发气道敏感
梅雨季温差波动大,冷空气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发阵发性咳嗽。雷暴天气时花粉颗粒破裂成微小过敏原,深入肺部引发“雷暴哮喘”,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咳嗽、喘息。 -
免疫力下降合并感染
潮湿环境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病毒更易入侵。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伴随咳嗽、低烧,若误判为普通感冒可能延误治疗。
防护提示:控制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过敏人群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N95口罩;饮食添加薏米、百合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若咳嗽超两周或伴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