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出现流涕主要与高湿度环境下细菌病毒滋生、霉菌尘螨等过敏原激增以及湿邪困脾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关。潮湿环境易引发感冒或过敏性鼻炎,表现为清水样鼻涕或脓涕,需针对性防护。
-
微生物活跃引发感染
回南天湿度常超80%,衣物难干易受凉,同时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在潮湿空气中存活时间延长,通过飞沫传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鼻塞、流清涕及发热等症状。 -
过敏原浓度升高
墙壁、家具等处的霉菌孢子及尘螨在潮湿中快速繁殖,吸入后刺激鼻黏膜,诱发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部分伴随眼痒或咽喉不适。 -
内外湿气双重影响
中医认为湿邪困阻脾胃,削弱运化功能,内湿与外湿结合易使人体正气不足,出现流涕、乏力等症状。脾虚者还可能因水湿上犯鼻窍,加重鼻炎或鼻窦炎。 -
温差与体质敏感
回南天气温波动大,冷热交替易刺激鼻黏膜血管收缩扩张,儿童、老人及过敏体质者更易出现反应性流涕,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转为黄绿色脓涕。
预防流涕需控制室内湿度在40%-50%,及时烘干衣物,使用除湿机或空调减少霉菌滋生;过敏人群外出佩戴口罩,饮食上避免生冷,可饮用芡实粥或五指毛桃汤健脾祛湿。若症状持续超1周或伴发热、头痛,建议就医排查鼻窦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