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皮肤过敏需从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三管齐下,重点保持皮肤干燥、避免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或抗组胺药物。
-
环境控湿防过敏原
梅雨季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螨虫,需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空调调至除湿模式(湿度≤55%),定期清洗床品、凉席,避免接触污水。外出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
针对性药物治疗
- 真菌感染(如足癣、股癣):外用抗真菌药膏(联苯苄唑凝胶、硝酸咪康唑乳膏),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
- 虫咬皮炎/荨麻疹: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 湿疹/汗疱疹: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艾洛松),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 日常护理与预防
- 淋雨或涉水后及时清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辛辣、高糖饮食。
- 过敏体质者需检测过敏原,减少接触花粉、尘螨等;瘙痒时冷敷缓解,勿滥用激素药膏。
提示: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