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确实会增加患脑血管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2℃时,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增加17.3%,死亡率也会显著上升。
具体而言,高温对脑血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血管扩张与血压波动:高温天气下,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3~5倍,这会导致血压波动,进而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 血凝度增高:持续高温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梗塞或脑出血。
- 动脉硬化加重:天气炎热时,血流冲击血管内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可能引发斑块破裂,增加中风风险。
高温天气对脑血管的威胁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特别警惕。若出现头晕、恶心、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科学降温、保持水分补充、避免剧烈运动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