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会显著降低睡眠质量。研究表明,环境温度超过25℃时,人体入睡时间延长、深睡眠减少、夜间觉醒频率增加,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影响更明显。理想的睡眠温度应保持在24~26℃,高温会干扰体温调节机制,导致核心体温难以下降,进而引发烦躁、多梦和早醒等问题。
-
高温对睡眠的生理影响
- 体温调节失衡:人体需通过降低核心体温启动睡眠,高温环境会阻碍这一过程,导致浅睡眠比例增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缩短。
- 褪黑素分泌受干扰:夏季光照时间延长叠加高温,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进一步打乱生物钟。
-
高温引发的睡眠问题
- 入睡困难:高温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延长入睡时间。
- 睡眠碎片化:夜间频繁翻身、出汗或热醒,导致睡眠连续性中断。
- 心血管负担加重:高温下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尤其对基础疾病患者。
-
改善高温睡眠的实用建议
- 环境降温:使用空调或风扇维持室温24~26℃,避免冷风直吹;选择透气床品,睡前1小时洗澡(水温37~39℃)。
- 调整作息:固定就寝时间,避免午睡超过30分钟;晚餐清淡,睡前2小时禁食刺激性食物。
- 情绪管理:通过冥想、轻音乐缓解烦躁,减少睡前电子设备使用。
夏季高温是睡眠的“隐形杀手”,但通过科学调节环境与生活习惯,能有效缓解其负面影响。若长期睡眠质量差且伴随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