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气确实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儿童、老人)需格外警惕。关键原因包括:潮湿环境滋生细菌病毒、呼吸道黏膜易受损、空气污染物滞留。以下是具体分析:
-
病菌繁殖温床:高湿度环境加速细菌、病毒和霉菌的繁殖,这些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后被吸入呼吸道,直接引发感染。例如霉菌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在梅雨季发病率显著上升。
-
黏膜防御力下降:潮湿空气使呼吸道黏膜过度湿润,削弱其过滤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忽冷忽热的温差进一步降低局部免疫力,导致感冒、咽炎等症状高发。
-
空气污染叠加效应:潮湿天气下,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PM2.5等颗粒物附着病菌后更易沉积于肺部。长期吸入此类空气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
-
特殊人群高风险:儿童因免疫系统未成熟、老人因基础病较多,更易在潮湿环境中出现反复感染。哮喘患者接触霉菌孢子后还可能触发严重过敏反应。
防护建议:使用除湿机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通风2次(避开早晚高湿时段);饮食添加薏米、冬瓜等健脾祛湿食材;外出佩戴N95口罩阻隔病原体。若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