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容易引发脚气(足癣),温暖潮湿的环境是真菌繁殖的温床,赤脚穿洞洞鞋、脚部未及时擦干等行为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
真菌的“黄金季节”:梅雨季湿度超80%、气温25℃-28℃,恰好满足真菌生长条件。足底汗腺密集且角质层厚,汗液与角蛋白为真菌提供“营养”,导致脚气高发。
-
高危行为需警惕:赤脚踩踏潮湿地面、共用拖鞋、穿不透气的洞洞鞋(尤其光脚穿)易沾染真菌;洗澡后未彻底擦干脚趾缝,残留水汽加速真菌滋生。
-
症状与传染性:脚气表现为趾间糜烂、水疱、脱屑伴剧烈瘙痒,传染性极强,可能蔓延至手部(手癣)或指甲(灰指甲)。
-
科学防治关键:
- 保持干燥:穿吸汗棉袜、雨天及时更换湿鞋袜,擦脚时重点处理趾缝。
- 避免交叉感染:不共用毛巾/拖鞋,公共场所穿自备凉鞋。
- 正确用药: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忌用激素类药膏以免加重。
潮湿天气别给真菌“留机会”,做好足部护理,发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反复发作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