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可能增加肺炎风险,尤其是霉菌性肺炎和呼吸道感染。高湿度环境易滋生霉菌、细菌等病原体,吸入发霉物品的孢子或接触过敏原可能引发肺部感染,但健康人群通常风险较低,免疫力低下者需重点防护。
-
霉菌感染是主要威胁
梅雨季潮湿环境易导致家具、衣物发霉,曲霉菌等霉菌孢子被吸入后可能引发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CT可见“树芽征”。曾有病例因长期接触发霉躺椅导致曲霉菌肺炎,需抗菌药物治疗。 -
过敏与免疫力下降加重风险
霉菌孢子可能诱发过敏性哮喘或鼻炎,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间接增加细菌或病毒感染风险。儿童、老人及慢性肺病患者更易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 -
预防措施关键在环境控制
- 通风除湿:每天开窗,使用除湿机保持湿度40%-60%。
- 清洁防霉:定期清理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区域,发霉物品及时丢弃或消毒。
- 个人防护:打扫霉斑时戴口罩,避免接触霉变食物或家具。
-
症状识别与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高热、铁锈色痰或呼吸困难,需警惕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感染),淋雨或受凉后症状加剧者应尽早就医。
总结:梅雨季肺炎风险可通过防霉、增强免疫力有效降低,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环境健康,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