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确实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主要原因是潮湿闷热的环境助长细菌病毒繁殖、室内外温差大导致免疫力下降,以及霉菌等过敏原增多。儿童、老年人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格外警惕,但通过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
环境因素加剧病原体传播
梅雨季空气湿度高达70%以上,为细菌(如链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和霉菌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温床。潮湿环境下,病原体易附着在灰尘或飞沫中,通过空气传播引发感染。 -
免疫力受温差与缺氧影响
梅雨天室内外温差可达8℃以上,人体血管频繁收缩扩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暂时减弱。低气压环境使空气含氧量下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易出现缺氧症状,诱发感染或病情加重。 -
过敏原诱发呼吸道炎症
霉变的墙壁、衣物或空调滤网中的霉菌孢子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进一步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合并感染风险上升。 -
重点人群防护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45%左右),空调使用前彻底清洁滤网;儿童及老人避免长时间待在人群密集场所;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应急吸入器。
梅雨季防护需兼顾环境调控与个人健康管理,若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