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出现体温升高时,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与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结合的方式控制体温,同时优先处理原发病(如降压、降颅压),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以防并发症。
-
物理降温为首选:用冰袋冷敷额头、腋窝等大血管处,或温水(32-34℃)擦拭颈部、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时需联合药物降温,但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血压骤降。
-
病因治疗是关键:中枢性发热需通过脱水剂(如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感染性发热则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严格控制血压(目标值140/90mmHg以下),防止血肿扩大。
-
护理与监测不可忽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记录体温变化曲线,观察意识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瞳孔异常,需立即送医。
-
急救阶段的特殊处理:发病48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头部稍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昏迷者需侧卧防误吸,并用冷毛巾包裹头部减少出血量。
提示:脑出血发热可能预示病情恶化,家庭应急处理后务必尽快送医。日常需通过控血压、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预防脑出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