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耳道潮湿时,需保持干燥、避免掏耳、科学清洁,必要时就医治疗。 潮湿环境易引发真菌感染或炎症,关键措施包括:用低温吹风机干燥耳道、选择抗真菌药物(非抗生素)、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同时增强免疫力预防反复发作。
- 快速干燥耳道:洗澡或游泳后,用干净毛巾擦拭外耳,再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cm)轻吹,避免水分残留。避免用棉签深入掏耳,以免破坏耳道保护层或损伤鼓膜。
- 抑制真菌滋生:梅雨季温暖潮湿,真菌易繁殖。若出现瘙痒、灰黑色分泌物,可能为真菌性外耳道炎,需使用抗真菌滴耳液(如克霉唑),切勿自行用抗生素,可能加重感染。
- 减少高危行为:避免频繁掏耳、长时间戴入耳式耳机(超过2小时易积汗),游泳时可使用硅胶防水耳塞,结束后立即清洁耳道。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规律作息以提升抵抗力,降低复发风险。
若耳闷、瘙痒持续3天或伴随疼痛、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注意耳道通风,选择透气性好的帽子或耳机,从源头减少潮湿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