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脱水需重点做好内外双重防护: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选择健脾祛湿的饮食、保持环境干爽,并避免高温剧烈运动。 潮湿闷热的天气易导致体液流失加速,同时湿气入侵脾胃会加重脱水风险,需通过科学补水与生活调整维持身体平衡。
-
优先补充电解质水
梅雨天出汗量增加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仅喝白开水可能稀释体内盐分。建议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溶液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少量多次饮用。香蕉、橙子等水果可辅助补钾,缓解乏力症状。 -
饮食祛湿健脾
湿气困脾会降低水分代谢能力,加重脱水。多吃薏米、赤小豆、冬瓜等利湿食材,搭配茯苓、芡实等健脾食物。避免冰饮和甜腻食物,以防湿气滞留。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等中药方剂可调理湿重体质。 -
环境除湿与防护
室内开启空调除湿模式,保持湿度低于60%,衣柜放置除湿盒或竹炭包。衣物及时烘干,避免穿着潮湿衣物诱发皮肤问题。雨天外出后立即更换干爽鞋袜,关节部位用衣物遮盖防风寒。 -
避免高温时段活动
梅雨季节气压低,剧烈运动易引发胸闷和脱水。选择清晨或傍晚通风处进行舒缓运动,如瑜伽、散步。运动后及时擦汗并补充水分,忌立即冲凉。
梅雨天脱水是湿热双重作用的结果,需从补液、调养、环境三方面协同应对。若出现头晕、尿量减少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观察舌苔厚腻程度和身体困重感,提前预防湿气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