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确实会增加打滑摔倒的风险,尤其是雨雪天气导致地面结冰、人体反应能力下降时。关键因素包括路面摩擦系数降低、穿着厚重行动不便、心脑血管疾病诱发晕厥等,老年人和儿童需特别警惕。
低温环境下,路面易结冰或形成薄水膜,摩擦系数显著下降,行人或车辆稍有不慎便会打滑。实验数据显示,冰面摩擦系数比干燥路面降低50%以上,且温度越低,轮胎或鞋底与地面的附着力越弱。寒冷会减缓人体血液循环,肌肉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变差,进一步削弱平衡能力。
冬季常见的厚重衣物虽保暖却限制肢体活动,尤其老年人步幅缩小、抬腿困难,易被过长裤脚或不合脚的鞋子绊倒。凌晨或夜间光线不足时,结冰的楼梯、斜坡等区域风险更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低温可能引发血压波动或突发性晕厥,导致无意识跌倒。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防滑鞋底、缩短步幅、避免双手插兜行走,以及及时清除道路积雪。若不幸摔倒,应避免强行起身,先检查是否有骨折或头晕症状,必要时呼叫急救。特殊人群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增强骨骼强度以减轻跌倒伤害。
寒潮来临时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开清晨和夜晚结冰时段。家中保持地面干燥,浴室加装扶手,从细节上消除隐患,让冬季出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