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确实会引起皮肤皲裂,尤其是低温干燥环境下,皮肤油脂分泌减少、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剧,导致干燥、增厚甚至裂口,常见于手足等暴露部位。
- 低温与皮脂分泌下降:气温低于23°C时,皮脂腺活性减弱,每降低1°C油脂分泌减少5%-10%,8°C以下油脂分泌基本停止,皮肤失去天然锁水屏障。
- 角质层水分流失:寒冷加速表皮水分蒸发,角质层增厚变硬,弹性降低,轻微摩擦即可引发皲裂,严重时深入真皮层出血疼痛。
- 易发部位与人群:手足、唇部等皮脂腺稀少区域最易皲裂;老年人、户外工作者及干性皮肤者风险更高。
- 预防与护理关键:
- 保湿先行:低温环境优先使用含凡士林、尿素或甘油的乳霜,而非单纯补水。
- 温和清洁:避免热水烫洗及碱性清洁剂,减少洗手频率,洗后立即涂抹润肤品。
- 保暖防护:戴手套、穿宽松棉袜,避免冷风直接刺激皮肤。
冬季护肤需“外护内养”:结合低敏护肤品与富含维生素A/E的饮食(如胡萝卜、坚果),同时规律作息促进皮肤修复能力。若已出现深度裂口,建议就医处理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