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可能引发或加重肩周炎症状,主要与湿度高、气温波动大、血液循环减慢等因素相关。潮湿环境易导致肌肉痉挛、炎症反应加剧,而久坐少动的办公族或中老年群体更需警惕。
-
湿度与炎症的关联
梅雨季的高湿度会减缓肩关节周围血液循环,使炎性代谢物堆积,引发酸痛甚至刺痛感。中医理论认为湿邪滞留会阻碍气血运行,加剧退行性病变部位的粘连和疼痛。 -
温度变化的影响
突然降温或持续阴冷可能刺激肩周神经敏感度,血管收缩导致局部供血不足。部分患者夜间疼痛加剧,与昼夜温差及免疫调节能力下降有关。 -
行为习惯的叠加作用
长期伏案、缺乏运动的人群,梅雨季更易保持固定姿势,加速肌肉僵硬。研究显示,办公室白领因空调环境与久坐复合因素,复发风险显著增加。 -
预防与缓解措施
• 保暖防潮:使用护肩或热敷包,避免肩部直接受凉。
• 适度锻炼: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可改善关节活动度。
• 饮食调理:减少生冷食物摄入,适量饮用薏仁水祛湿。
若疼痛持续或影响睡眠,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颈椎病、风湿等潜在病因。梅雨季需更关注肩部健康,通过科学养护降低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