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确实会引起鼻塞,主要与湿度骤增、过敏原滋生、气温波动等因素直接相关。潮湿环境易导致鼻腔黏膜肿胀,霉菌和尘螨繁殖加剧过敏反应,冷热交替则进一步刺激鼻部敏感神经,引发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
- 湿度影响黏膜功能:梅雨季空气湿度高达80%以上,鼻腔黏膜因吸水膨胀而堵塞气道,同时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物理性鼻塞。
- 过敏原激增:潮湿环境加速霉菌、尘螨繁殖,其代谢产物会触发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持续鼻塞,40%患者可能合并哮喘。
- 气温与免疫力波动:突然降温使鼻腔血管收缩,黏膜干燥脆弱;同时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病毒性感冒或鼻窦炎,产生黄脓鼻涕和头痛等继发症状。
- 气压变化加重不适:低气压天气可能打破鼻窦内外压力平衡,引发充血和闷胀感,尤其对慢性鼻炎患者影响显著。
预防梅雨季鼻塞需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降低湿度;定期清洗床品以减少尘螨;外出时佩戴口罩阻隔过敏原和冷空气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黄脓涕、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鼻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