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可能诱发或加重咽炎,主要与湿度飙升、温差反复、霉菌滋生三大因素相关。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温差削弱咽喉抵抗力,而霉菌孢子等过敏原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干痒、疼痛等症状频发。
-
高湿度环境成为病菌温床
梅雨季空气湿度常超70%,为霉菌、尘螨提供繁殖条件。这些过敏原随呼吸进入咽喉,引发黏膜充血肿胀。潮湿易使食物霉变,误食后可能通过消化道刺激咽部。 -
温差波动降低局部免疫力
晴雨交替导致昼夜温差可达5-8℃,咽部黏膜血管因冷热骤变反复收缩扩张,防御功能下降。此时淋雨或空调直吹会进一步加重寒湿侵袭,诱发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复发。 -
交叉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梅雨季常见的感冒、鼻炎等呼吸道疾病易并发咽炎。鼻塞导致的口呼吸使咽喉直接接触未过滤空气,鼻涕倒流也会持续刺激咽后壁,形成“感染-过敏”恶性循环。 -
不良习惯放大致病因素
长时间处于密闭空调房、过量冷饮、熬夜等行为会叠加湿寒影响。吸烟者更需警惕,烟草中的焦油与潮湿空气结合后,对黏膜的损伤性成倍增加。
预防提示:保持室内湿度50%-60%,淋雨后及时更换干衣;用淡盐水漱口减少病菌滞留;饮食添加薏米、冬瓜等利湿食材。若咽痛持续超3天或伴发热,需警惕细菌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