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确实可能引起冻伤,尤其在低温、高湿、强风环境下,短时间暴露也可能导致皮肤或深层组织损伤,而手脚、耳朵等末梢部位风险更高。
-
冻伤的形成机制
当冷空气迅速带走体表热量时,皮肤血管会收缩以减少散热。若持续暴露,血液循环受阻会导致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轻则麻木肿胀,重则出现水泡甚至肌肉坏死。 -
高危因素与部位
温度越低、风速越大、湿度越高,冻伤风险越高。手指、脚趾、耳朵等部位因远离心脏且血管较细,更易受损。湿冷环境(如浸湿的手套)会加速热量流失。 -
预防与早期处理
避免长时间暴露,穿戴防风防湿的保暖衣物,尤其是保护末梢部位。若出现皮肤苍白、僵硬或刺痛,需立即脱离寒冷环境,用温水(非热水)缓慢复温,避免摩擦或烤火。
寒冷天气需警惕冻伤风险,及时防护能有效避免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