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若不注意卫生,易引发中暑、肠道感染、皮肤病、虫媒传染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其中中暑和食物中毒是夏季最高发的急性病症,而蚊虫传播的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疾病在湿热环境下暴发风险显著增加。
-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机制失衡,轻则头晕恶心,重则昏迷休克。户外活动需避开正午时段,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穿戴透气衣物。
-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霍乱等通过腐败食物或污染水源传播,表现为腹痛腹泻。避免生食、隔夜饭菜,确保餐具消毒,饭前便后严格洗手。
- 皮肤病:紫外线灼伤、湿疹痱子高发,蚊虫叮咬可能引发皮炎甚至传染病。需使用防晒霜、驱蚊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虫媒传染病:伊蚊传播登革热(发热、关节痛)、库蚊传播乙型脑炎(高热、抽搐)。清除积水容器,安装纱窗蚊帐,户外活动穿长袖衣物。
- 心血管负担加重:高温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易诱发心绞痛或脑梗。老年人需监测血压,避免骤冷骤热,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
总结:夏季健康防护需兼顾防暑降温与卫生管理,重点人群(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应加强预防。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