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绢病最佳治疗需综合物理消杀、生物防治与化学干预,土壤高温消毒及哈茨木霉菌应用为核心手段,配合甲基硫菌灵轮换用药可高效阻断病菌传播。
发病初期立即清除病株及周边10厘米土壤,避免菌核扩散。使用太阳能消毒法处理染病区域,覆盖透明塑料膜暴晒15-20天,地表温度达50℃以上可灭活90%病原菌。生物防治优先选用2亿CFU/g哈茨木霉菌悬乳剂,灌根结合叶喷,抑制菌丝生长并促进植物抗性。化学药剂选择25%甲基硫菌灵与30%噁霉灵交替使用,间隔7-10天,降低抗药性风险。
改良土壤通透性是长期防控关键,增施腐熟有机肥调节pH至中性,避免氮肥过量。雨季前撒施草木灰或硅酸钾,提升作物抗侵染能力。
白绢病防治需多环节协同,早发现、快处理、持续监测土壤健康,避免单一依赖药剂。重点阻断菌核存活环境,强化植株根系免疫力,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