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医保回收药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及人员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刑事处罚和罚款,同时还可能没收违法所得,甚至承担医保基金损失的赔偿责任。
非法倒卖医保回收药的行为主要根据《刑法》和司法解释定罪量刑:若行为人明知药品来源于医保骗保,仍收购或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倒卖者指使、教唆他人骗保后非法收购药品,则按诈骗罪论处。对于长期从事倒卖的“职业收药人”或组织者,司法机关将重点打击,即使本人未直接骗保,也可能构成主犯。
普通参保人若将医保卡借给他人骗保或自行虚假开药后转卖,一旦被查实,将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金额较大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即便情节轻微未达犯罪标准,仍会被处以罚款、取消医保待遇等行政处罚。医疗机构或药店协助倒卖药品则涉嫌非法经营罪,面临吊销执照和高额罚金。
对于倒卖药品的最终消费者,若购买明知来源非法的药品,虽不直接构成犯罪,但可能因使用劣质药品而承担健康风险,同时协助倒卖者提供便利的行为也可能被追责。医保局联合多部门建立专项整治机制,利用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溯源追责,从源头切断“回流药”产业链。
提醒公众,医保基金是保障全民医疗权益的公共资源,切勿因贪图私利参与倒卖行为。发现此类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医保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药品流通安全和医保制度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