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根治术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淋巴结甚至部分器官,尽可能清除所有癌细胞,但并非绝对不复发。
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彻底清除肿瘤及其潜在转移风险的复杂治疗手段,涵盖三大关键步骤。手术首先会精准切除包含肿瘤的结肠部分,同时保留安全切缘,确保肿瘤细胞完全移除,例如直肠癌常采用低位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根治术的重点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因为癌细胞常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医生会根据肿瘤位置清除周围淋巴结,防止微小转移残留。若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穿透性生长,医生可能扩大切除范围,例如切除部分膀胱或阴道组织,以达到根治效果。
尽管根治术力求彻底,但其有效性受限于癌细胞的分期和扩散程度。早期结肠癌细胞尚未转移时,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但分期较晚,尤其是已侵入血管或发生淋巴结广泛转移的患者,即使完成根治术,术后仍可能面临肝肺等远处转移风险。研究显示,15%-25%的患者术后出现肝转移,这与术前未能检测到的微小癌细胞有关。病理分期越高,癌细胞残留或转移的可能性越大,需通过术后化疗进一步清除。
根治术的成功不仅依赖手术操作,还需术后综合管理。术后病理报告中的切缘状态、淋巴结转移数量及免疫组化指标(如KRAS、BRAF突变)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对于高危患者,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疗法可能成为必要补充。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残渣饮食、高蛋白营养支持及定期随访监测,均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结肠癌根治术虽为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根治”并非绝对。患者需理性看待术后复发风险,遵循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手术、辅助治疗与长期管理的结合,最大化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