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是一种治疗中上段直肠癌的微创手术,通过腹部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可保留肛门功能,适用于距肛缘5cm以上的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一般分为术前准备、建立气腹、分离组织、切除与吻合、标本处理、缝合关闭等步骤。
- 术前准备:患者需接受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并头低臀高位,行肠道清洁与留置导尿,准备全套腹腔镜器械与Trocar,利于术中操作观察。
- 建立气腹与器械置入:向腹腔注入二氧化碳维持气腹压约15mmHg,在脐部及右下腹麦氏点置入10mm Trocar,左右腹直肌外侧缘平脐处各置入5mm Trocar,接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
- 分离直肠组织:使用超声刀分离直肠后壁至骶骨尖端、前壁至精囊/阴道后壁及两侧至侧韧带,贴近肠壁游离以保护神经血管束,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并离断血管。
- 切除与吻合操作:在距肛缘5-10cm处切除肿瘤并封闭远端直肠,经左下腹切口取出标本,近端结肠经肛吻合器完成端端吻合,封闭盆腔潜在腔隙。
- 缝合固定与标本处理:腹腔镜下加固直肠浆肌层与周围筋膜固定,缝合关闭潜在间隙,将切除标本经特制器械取出,冲洗盆腔并留置引流管。
- 手术结束处理:检查止血确认无渗血后逐步退出腹腔镜器械,关闭所有戳孔,肛管置入凡士林纱布辅助术后引流,患者转术后复苏室观察。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需经验丰富的团队操作,术中需严格遵守解剖层次避免神经损伤风险,术后应进行规范化康复管理以保障根治效果与功能保留。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肿瘤位置与全身状态,术后遵循医嘱完成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