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不是一回事,二者在定义、症状、蛋白尿情况、血尿表现、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不同病因和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特征为“三高一低”,也就是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可能由遗传、免疫系统问题、感染、药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而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指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引发全身中毒症状,发病原因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肾脏病。从定义上就可看出二者本质不同。
在症状方面,肾病综合征主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性水肿、高脂血症等;尿毒症则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失眠、烦躁、四肢麻木、嗜睡、昏迷等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全身症状。
蛋白尿表现上,肾病综合征存在大量蛋白尿,而尿毒症患者通常没有或仅有微量蛋白尿。血尿方面,肾病综合征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但可能有镜下血尿;尿毒症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血尿。水肿表现不同,肾病综合征常伴有全身性水肿,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尿毒症引起的水肿主要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脚踝、小腿等。肾功能减退情况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可能暂时保持正常或轻度受损,而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已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电解质紊乱方面,肾病综合征可能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代谢异常,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尿毒症会引起明显的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以减轻水肿,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总体而言,要明确二者区别,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