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人跌倒的主要原因包括行动能力下降、环境安全隐患、药物副作用和护理不足等。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增加了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可能导致二次伤害或延长康复时间。
-
行动能力下降:老年患者或术后病人常因肌肉无力、平衡感差或关节疼痛导致步态不稳,增加跌倒概率。部分患者因疾病(如中风、帕金森)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削弱自主行动能力。
-
环境安全隐患:病房地面湿滑、照明不足、障碍物堆放或床栏未固定等环境问题直接引发跌倒。不合适的病床高度、缺乏扶手辅助设施也会增加风险。
-
药物副作用:镇静剂、降压药或精神类药物可能导致头晕、嗜睡或低血压,使患者在起身或行走时突发失衡。联合用药时副作用叠加,风险更高。
-
护理不足:医护人员未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或未对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陪伴如厕、使用防滑鞋)。家属和护工缺乏安全知识也可能疏忽防护。
针对上述原因,医院需优化环境设计、加强用药管理并完善护理流程,同时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通过系统性干预,可显著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康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