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是可能引起房颤的病因之一,尤其是当肺动脉被血栓阻塞后,会增加右心室负荷,导致电生理紊乱,从而触发房颤。
肺动脉栓塞引发房颤的核心机制是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栓堵塞肺动脉后,右心室需额外克服阻力泵血,导致右心室压力升高、扩张。这种机械性负荷会破坏心房肌细胞的电稳定性,诱发快速无序的心房颤动。肺栓塞会触发全身炎症反应,释放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物质会干扰心脏传导系统,进一步增加房颤风险。
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的肺栓塞患者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不仅加剧肺动脉血栓负荷,还可能诱发其他部位的血栓,间接影响心脏节律。临床研究发现,慢性缺氧可改变心肌细胞代谢,降低心房电活动阈值,为房颤创造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非所有肺栓塞患者都会出现房颤,其发生概率因个体差异而异。典型肺栓塞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而房颤则以心悸、胸闷为主。若同时出现两类症状,需警惕二者的关联并及时就医。
总结而言,肺动脉栓塞虽不是房颤的唯一病因,但其通过血流动力学、炎症及缺氧等多途径显著提升房颤风险。患者确诊肺栓塞后应定期监测心律,高危群体更需接受抗凝治疗以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