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率可高达46%,但遗传并非唯一因素,环境及生活方式同样关键。
遗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疾病,具有明显家族发病倾向。当父母均无高血压病史时,子女患病率约3%;若一方患高血压,患病概率升至28%;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率则高达46%。研究发现,若父母在55岁前发病,子女高血压风险更高,尤其双亲均早发者,患病风险增加2.5倍。
除遗传外,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同样显著。高盐饮食是重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过量摄入易致血压升高,尤其对盐敏感型人群影响更大。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精神压力、吸烟酗酒及长期熬夜等均可诱发血压波动。部分药物(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或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需警惕。
尽管遗传不可改变,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或推迟高血压发生。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高压状态。尤其有家族史者更需注重健康管理,通过综合措施降低发病风险及并发症危害。高血压的防控需结合遗传背景与环境干预,才能实现更好的健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