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高血压的核心病因是体内“阴阳失衡”,主要表现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阻三大类型,与现代生活压力、饮食不节、年老体衰等因素密切相关。
-
肝阳上亢
长期情绪紧张或易怒导致肝火旺盛,气血上冲头部,引发头晕、头痛、易怒等症状。年轻人因快节奏生活和精神压力,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日益增多。 -
肝肾阴虚
中老年人肾气不足,阴液亏损无法滋养肝阳,虚火上升表现为耳鸣、腰酸、失眠。这类高血压与年龄增长、体质衰退直接相关。 -
痰湿内阻
饮食油腻、缺乏运动导致痰湿淤堵血管,气血运行受阻,表现为头重、胸闷、肥胖。现代高脂高盐饮食和久坐习惯加剧了这一类型的发生。 -
其他诱因
情志郁结(焦虑、抑郁)、劳逸失调(过劳或过逸)、瘀血阻络(血管不畅)等也会通过不同病理环节影响血压,需结合个体体质综合判断。
预防和调理需从平衡阴阳入手,如调节情绪、清淡饮食、适度运动,必要时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的长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