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微弱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病症相关,像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也可能是肥胖或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变化而出现,其中一些病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心脏功能,但部分生理性情况无需特殊治疗。
心音微弱可能是正常现象,尤其是肥胖人群,胸部脂肪层较厚会阻碍心音传导,老年人因心肌收缩力减弱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类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无需特殊治疗。
心肌缺血时,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会出现心音微弱现象,同时可能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药物治疗,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狭窄引发心肌缺血时,也可能出现心音微弱,细菌感染可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药物治疗,治疗后要注意休息,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一些心脏疾病常导致心音微弱,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期过度充盈,收缩期反流血液致二尖瓣漂浮,关闭时振幅小,出现心音减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心室充盈过度及二尖瓣位置偏高,也可引起心音偏弱。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等因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音偏弱。
部分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等,会使肺部通气与气体交换受限,改变胸腔内压力,影响心音传导造成心音弱,患者多有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等表现。 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也会阻碍心音传导,使心音听起来微弱。胸腔积液患者常有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心包积液患者可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表现,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若发现心音微弱,应就医检查,排查器质性原因,像做心脏彩超明确瓣膜或心功能状况,做心电图排除低电压状态,再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