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主要包括心脏解剖结构的异常和心律失常机制,具体如下:
1. 解剖异常:附加旁路的存在
-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与心脏存在异常的附加旁路(如Kent束或Mahaim纤维)密切相关。这些旁路能够形成异常的折返环路,使电信号绕过房室结,导致心动过速的发生。
2. 心律失常机制:折返环路的形成
- 折返环路是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核心机制。它需要以下条件:
- 解剖或功能性环路:如房室结双径路或附加旁路。
- 单向阻滞:电信号在环路中单向传导受阻。
- 传导延缓:信号在环路中传导速度减慢。
- 不应期:环路的不应期足够长,允许激动折返并维持心动过速。
3. 诱发因素:生理或病理状态
-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能由以下因素诱发:
- 情绪激动:如焦虑、紧张等。
- 体位变化:如快速转头或弯腰。
- 药物影响:如咖啡因、酒精等。
-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总结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附加旁路的存在及折返环路的形成有关。了解其病因和诱发因素,有助于患者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出现心动过速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