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通过导管消融术彻底根除,该方法具有高效、微创、低复发率的优势,而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终止发作或短期控制,无法实现长期根治。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根治首选导管消融术。该技术通过导管精确定位心脏内异常的电路通路,利用射频能量破坏病灶,阻断折返环路,成功率高达95%以上,且术后复发率极低。目前已成为此类心动过速的一线根治方案,尤其推荐用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若患者暂时无法接受导管消融,可采用药物控制急性发作。常用药物包括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这类药物可快速终止心动过速,但仅能作为临时缓解手段,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或副作用,无法阻止复发。部分患者可辅助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预防复发,但效果有限。
刺激迷走神经的动作(如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可用于部分轻度病例,但其效果不稳定,仅作为应急措施。若患者合并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心绞痛),需紧急行直流电复律,但需注意排除洋地黄中毒等禁忌症。
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并避免已知的诱发因素,导管消融术的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消融靶点,多数患者术后可彻底摆脱复发困扰。对于症状反复或存在复杂解剖结构者,需多学科团队评估介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