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肢痛是截肢患者术后常见现象,它既可能源于真实的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也可能是大脑功能重组引发的心理性疼痛,其成因复杂但属于正常生理-心理反应,50%以上患者会经历,多数情况下随时间推移或干预可缓解。
幻肢痛可能在截肢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延迟至术后数月甚至数年发作,表现为刺痛、灼烧感或电击样疼痛,且多于夜间或安静时加剧。其产生机制与外周神经异常放电、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如截肢区域脑区功能代偿性重组)密切相关。患者因肢体缺失产生的心理创伤(如抑郁、焦虑)亦会强化疼痛感知,形成“疼痛-心理压力”恶性循环。
诊断中需区分真性神经痛与心因性幻痛——前者常伴随残端压痛或触发点敏感,后者则多由情绪波动诱发。专业治疗包括药物干预(如抗抑郁药、局部麻醉剂)、镜像疗法、神经电刺激及认知行为训练,综合方案可降低疼痛强度并改善生活质量。需注意,若幻肢痛持续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或调整治疗方案。
需强调的是,幻肢痛并非患者“臆想”,医学界已证实其神经生物学基础,患者不必因疼痛感到羞耻。日常可通过分散注意力、渐进式肌肉放松等非药物方式辅助管理,同时保持正向心理调适。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识别并控制疼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