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的治疗需争分夺秒,首要目标是终止发作、防止并发症,并长期控制复发。最快且最有效的紧急处理包括静脉注射地西泮等镇静药物,并尽快送医。长期治疗通常以抗癫痫药物为主,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具体方案需个性化调整。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是最严重的癫痫发作类型之一,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呼吸暂停甚至舌咬伤等危险情况。紧急处理的第一步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控制发作,避免二次伤害。
- 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使用软垫保护头部;取下假牙,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垫在上下牙齿之间,避免咬伤舌头;移开周围尖锐物品,防止坠落或碰撞导致外伤。
- 快速终止发作:若患者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癫痫持续状态),需立即送往医院,静脉注射地西泮(或其他镇静药物)是首选急救手段,可快速抑制神经异常放电。医院急诊科会根据病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苯妥英钠或劳拉西泮,确保发作完全终止。
长期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 抗癫痫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一线药物包括丙戊酸钠(广谱抗癫痫,对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显著)、卡马西平(适用于频繁发作)、拉莫三嗪(副作用较低,适合儿童)等。医生需根据发作类型、患者年龄及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 精准诊断病因:部分患者可能因脑部结构异常(如肿瘤、血管畸形)或代谢疾病(如低血糖、肝肾疾病)诱发发作,需通过脑电图(EEG)、核磁共振(MRI)排查病因,必要时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或神经调控疗法(如迷走神经刺激术)。
- 规范用药与监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避免诱发耐药性或撤药性发作。定期复诊,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减少药物副作用风险。
除药物外,患者还需加强日常防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强光刺激等诱发因素;学习并掌握急救技能(如海姆立克法应对窒息风险);家属需了解发作后的护理要点——发作停止后需将患者调整为侧卧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观察意识恢复情况。
癫痫的治疗是一场长期战役,最快终止发作与长期控制复发需要医疗干预与日常管理的结合。若患者发作频率增加或出现持续状态,必须立刻就医。通过科学治疗与防护,多数患者可实现发作频率的显著降低甚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