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排泄受阻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病因治疗(如手术解除梗阻、药物溶石)、对症支持(保肝利胆药物、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防治(抗感染、瘙痒管理)。
-
病因治疗
- 胆管结石/狭窄:内镜下取石(ERCP)或手术切除狭窄段,放置支架引流。
- 肿瘤压迫:手术切除、放化疗或置入胆道支架缓解梗阻。
- 寄生虫/炎症:驱虫药(如胆道蛔虫)、抗炎药物或抗生素控制感染。
-
药物辅助
- 利胆药: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分泌,缓解淤积。
- 保肝药:水飞蓟素等减轻肝细胞损伤。
- 止痒治疗:考来烯胺吸附胆汁酸,缓解皮肤瘙痒。
-
营养管理
- 低脂饮食减少胆汁需求,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
- 中链脂肪酸(MCT)替代部分脂肪摄入,改善吸收障碍。
-
并发症应对
- 感染: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如头孢三代)。
- 肝硬化风险:长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肝移植。
早期干预可避免肝功能恶化,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或MRCP,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