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劳损是长期心肌负荷过重引发的心电图异常现象,常见于高血压、肥胖、精神压力大人群,需警惕其发展为冠心病等严重疾病。
心肌劳损的核心表现包括胸闷、心前区绞榨样疼痛,伴随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尤其在劳累或紧张时显著,部分患者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严重时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心肌梗死风险。其病因复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长期精神压力等密切相关,过度肥胖、高血压、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发病概率。
诊断心肌劳损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典型表现为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还需结合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例如,冠心病患者常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出现心肌缺血,而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导致心室壁压力异常增加。
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其一,针对病因控制,如高血压患者规律用药维持血压稳定;其二,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及适量运动以减轻体重;其三,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降脂药、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等。中医活血化瘀药物可能辅助改善微循环,但需配合规范治疗。
若出现胸痛加剧、急性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通过动态监测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可降低心肌劳损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及时干预不良生活习惯及基础疾病,是预防心肌缺血进展至心功能衰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