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就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在作祟!其核心特征为体位改变时血压骤降引发脑部供血不足,常伴随头晕目眩、黑朦、恶心等不适,严重时甚至导致晕厥或跌倒。
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目眩,严重时眼前会发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心慌、乏力等表现,少数情况下伴有晕厥、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症状多在站立后出现,仰卧时缓解。在突然从平躺、蹲着或坐着的状态起身时,会感觉头晕眼花,看东西模糊甚至有黑朦感。当自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时,还可能导致直立性认知功能障碍,比如执行功能明显下降;还可能出现像斜卧呼吸这种因通气时肺尖灌注不足或通气灌注失调,导致的直立位呼吸困难,以及精神迟钝、浑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而且有研究指出,这些症状有时会在特定时间出现,像早上起床、排尿、饭后或者刚开始服用某种药物之后。
诊断直立性低血压,医生一般会先让患者进行卧位转立位3分钟内的血压测量,若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基本可判断为直立性低血压。无法站立者可抬高头部60°以上检测,同时还会结合心率变化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还会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是神经系统检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另外还会做心电图等检查,排查可能存在的其他原因。
应对直立性低血压,在家庭中有不少实用方法。可以在睡眠时使用高枕抬高头部至30° - 45°左右。在起身时牢记“起 - 卧三部曲”,即躺30秒、坐30秒、站30秒再行动,避免突然坐起或站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多喝水以增加血容量。穿弹力袜也很有帮助,它能防止血液滞留在下肢,稳定血压。还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剧烈的情绪波动加重症状。一旦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症状,要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到大脑,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