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跌倒时,需保持冷静、评估伤情并正确求助,同时家庭和自身应从环境到行动全方位预防,降低跌倒风险。
如果老年人不幸跌倒,一定要保持冷静,先自行查看是否有明显疼痛、肿胀或外伤。若怀疑骨折、头部受伤,要避免随意移动,可大声呼救引起注意。若能自行起身,可先侧身躺下,借助手臂力量撑起上半身,慢慢起坐再站立,过程中借助家具等支撑。若有家属在旁,家属应先安抚老人、询问伤情,若有外伤出血及时止血包扎,情况严重时立即送医。若老人摔倒后出现剧烈头痛、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症状,可能是中风,切勿扶起,应马上拨打120。
预防老年人易跌倒,家庭环境改善是基础。要确保地面平整,及时修复凹凸不平处并移除障碍物,保持干燥,特别是在卫生间和厨房,可安装扶手、放置防滑垫。家庭物品要固定放置,调整床的高度,选择稳定性好且带扶手的座椅,简化家具,留出足够行走空间,改善照明条件,安装感应灯方便老人夜间行动。要帮助老年人提升身体机能,让其了解自身活动能力,量力而行。鼓励老人适度锻炼,如散步、做操、太极、扶椅单脚站立等,增强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还可根据情况借助辅助器械,如拐杖、助步器、轮椅等,必要时寻求家人帮助。在冬季,老人宜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穿防滑性能好的鞋子,使用辅助工具,避开危险区域,呈“企鹅步态”行走 。
老人及家属日常可进行跌倒风险自测,密切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只要家庭和老人共同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有效降低跌倒发生几率,即便不幸跌倒,也能妥善处理,保障老人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