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不治疗会导致肺功能持续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可能面临呼吸困难加重、继发感染、肺纤维化及全身并发症等严重后果。
未经治疗的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会引发持续性肺部炎症。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肺泡与气道结构,导致肺泡壁增厚、气体交换效率降低,患者长期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乏力,尤其在活动后症状显著加重。炎症反复发作还可能引发肺纤维化,导致肺弹性下降、肺活量减少,肺功能逐渐丧失。
呼吸功能受损后,患者更易出现继发感染风险。受损的肺部防御机制难以抵御病原体入侵,可能引发反复肺炎或脓毒症,延长治疗周期并加重肺组织损伤。长期炎症还可能诱发肺动脉高压,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发展为右心衰竭。
疾病存在全身性进展隐患。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肝脾肿大、多发性神经病变或多系统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可能向恶性病变转化。生活质量的持续恶化将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心理压力增加,甚至引发焦虑或抑郁,形成恶性循环。
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糖皮质激素可快速抑制炎症反应,但需警惕长期用药的副作用。早期干预配合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与影像学变化,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显著降低并发症与致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