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病理检查后还需进行免疫组化,通常需要2-7天,核心原因是两者互补:病理观察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分子特征,联合提升诊断精准度。
-
病理检查的局限性
病理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能识别细胞形态异常(如癌变、炎症),但无法明确肿瘤分子分型或特定蛋白表达。例如,乳腺癌的激素受体状态需免疫组化确认,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
免疫组化的核心作用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目标蛋白(如HER2、Ki-67),明确肿瘤特性、分级及预后。例如,淋巴瘤分类依赖免疫组化区分细胞来源,避免误诊。 -
时间差异的三大因素
- 技术流程:免疫组化需抗体孵育、染色等步骤,比常规病理染色更复杂;
- 样本量:若初次病理提示疑难病例,需追加检测,延长周期;
- 机构效率:医院检测量、设备自动化程度影响出结果速度。
总结:病理与免疫组化结合是现代诊断的“黄金标准”,多等几天能为治疗提供更精准的靶向依据。若结果延迟,建议主动咨询医生了解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