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休人员异地医保最新政策出炉,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备案管理、优化直接结算服务、扩大门诊慢特病结算范围等,为退休人员异地就医提供了更便捷的保障。
一、备案管理更便捷
- 备案范围: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等可办理长期备案,备案后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 备案流程: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办理备案,手续更加简化。
- 急诊抢救人员:无需提前备案,由就医地医疗机构直接上传急诊标志即可结算。
二、直接结算服务优化
- 结算规则:异地就医费用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的原则执行,即执行就医地的医保目录,享受参保地的报销待遇。
- 结算方式:备案后,参保人员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结算住院和门诊费用。
三、门诊慢特病结算范围扩大
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结算范围已增至10种,进一步减轻了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
四、其他政策亮点
- 备案补办:未提前备案的参保人员可在费用结算前补办备案手续,但需补齐相关材料。
- 材料简化:部分地区推行承诺制备案,参保人员可先享受待遇,备案后补齐材料。
总结
最新异地医保政策为已退休人员异地就医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建议参保人员及时了解政策并办理备案,以便享受便捷的医保服务。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关注国家医保局或参保地医保局发布的具体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