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消炎药的服用频率需根据药物类型和医生指导而定,通常每日2-3次,间隔8-12小时。 例如,头孢类抗生素多为每日2次,甲硝唑需每日3次,而阿奇霉素则每日1次。关键原则是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服药时间与饮食禁忌。
-
常见消炎药的服用频率
头孢羟氨苄(0.5g)每日2次,头孢克洛(0.25g)每日3次;甲硝唑(0.2g)每日3次,替硝唑首次2g后每日1次。全麻患者需延迟至清醒后6小时服药,普通拔牙建议术后2小时开始用药,以稳定血凝块。 -
影响用药时长的因素
简单拔牙通常需3天,复杂手术(如智齿拔除)可能延长至5-7天。若出现感染迹象(持续疼痛、肿胀或发热),需延长疗程至症状消退,但不超过7天。过敏体质者需替换为红霉素或奥硝唑等替代药物。 -
服药注意事项
用温水或凉水送服,避免热水影响药效;服药期间禁酒及辛辣食物,防止与药物相互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联用止痛,但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
何时无需服用消炎药
乳牙拔除或松动牙手术若无感染风险,可能无需用药。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剧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即可降低感染概率。
拔牙后合理用药是恢复的关键,但个体差异和手术复杂度决定了最终方案。若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复诊排查干槽症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