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牙齿可能是牙周炎、龋齿、外伤或全身性疾病的信号,尤其当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时需高度警惕。 儿童换牙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成年人非外伤性掉牙往往提示口腔健康恶化或潜在系统性疾病,需及时就医排查。
牙周炎是成年人掉牙的首要原因。长期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炎症,逐渐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失去支撑而脱落。早期表现为刷牙出血、口臭,晚期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若不干预,可能引发多颗牙连续脱落。
龋齿(蛀牙)深度发展会侵蚀牙体组织。当龋坏波及牙髓并引发根尖炎症时,牙齿可能因组织坏死而脆弱脱落。特征包括牙齿变色、冷热敏感或自发性疼痛。
外力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齿瞬间脱落或隐裂后逐渐松动。外伤性掉牙常伴随牙龈撕裂或颌骨损伤,需在黄金时间内进行再植或修复。
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会加速牙槽骨流失。高血糖环境易滋生口腔细菌,骨质疏松则降低颌骨密度,均会增加牙齿脱落风险。部分药物(如化疗剂)也可能导致牙齿松动。
预防胜于治疗。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洗牙清除牙结石,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若已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需立即进行牙周治疗或种植修复,避免邻牙倾斜影响咬合功能。记住:80岁保有20颗健康牙的“8020目标”需从年轻时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