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牙列式记录法是口腔医学中用于系统描述儿童乳牙排列位置的专业方法,核心价值在于标准化记录、精准诊断及个性化治疗规划。通过数字、字母或符号标记每颗乳牙的象限与位置,为临床沟通和数据分析提供统一框架。
乳牙牙列式记录法的三大主流系统
- 部位记录法(帕尔默法):以“+”符号划分口腔四象限,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8)、乳牙用罗马数字(I-V)或字母(A-E)标记。例如,左上乳侧切牙记为“Ⅱ”或“B”,直观易读但需手动绘制分区符号。
- FDI数字标记法:采用两位数字编码,首位表示象限(乳牙5-8),末位表示牙位(1-5)。如右下第二乳磨牙记为“85”,便于电子化处理但需记忆编码规则。
- 通用编号系统(ADA法):乳牙按A-T顺序编号,右上第二乳磨牙为“A”,左下乳尖牙为“K”。优势是简洁,但缺乏象限直观性,多用于美国临床。
临床应用场景与选择建议
- 快速记录:部位记录法适合手写病历,尤其基层诊所;
- 数字化管理:FDI法更适配电子病历系统,利于统计分析;
- 跨机构协作:明确统一标准(如FDI)可减少沟通误差。
家长需知的小贴士
若孩子牙科报告出现类似“74”或“E”的标记,不必困惑,这是医生在用专业记录法定位乳牙问题。定期检查时,可主动询问牙位编号含义,更好地参与治疗决策。乳牙健康虽短暂,却为恒牙奠基,精准记录是科学护齿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