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医保卡时,钱主要从两个账户扣除:个人账户支付自费部分(如门诊、购药),统筹账户承担报销部分(如住院、大病治疗)。 具体扣款规则因地区和政策而异,但核心逻辑是“个人付小头,医保报大头”。
-
个人账户:每月缴纳的医保费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用于直接支付门诊、药店购药等费用。例如职工医保个人缴纳工资的2%进入该账户,余额可累积但不可提现。部分城市允许家庭成员共用个人账户资金。
-
统筹账户:单位缴纳的医保费(如工资基数的8%)和政府补贴组成,用于报销住院、特殊门诊等大额费用。使用时需先自付起付线,剩余部分按比例报销。例如住院花费1万元,可能自付2000元,剩余8000元由统筹账户支付70%(5600元),个人再付2400元。
-
电子支付场景:通过医保码/电子凭证支付时,系统自动优先扣除个人账户余额,不足部分需自费补足。实体卡与电子支付扣款来源相同,但电子支付可能无法使用部分地方统筹政策。
提示:查询医保余额可通过12333热线或政务APP,报销比例和药品目录因地区而异,建议就诊前确认当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