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交了一个月后,个人账户的金额主要取决于参保类型、缴费基数和地区政策。在职职工通常按缴费基数的2%划入,例如基数5000元则每月入账100元;退休人员多为定额划入(70-125元/月);城乡居民医保无个人账户。具体金额需结合当地基数上下限和附加扣除项(如长护险)计算。
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来自工资的2%,缴费基数通常为本人月收入,但不得低于当地下限(如广州2025年为6236元)。若工资低于下限,则按下限计算,例如基数6236元时每月划入124.72元。部分地区会扣除长护险或大病保险费用,实际到账可能略低。
退休人员无需缴费,但个人账户按月定额划拨。多数地区按年龄分段,如70岁以下每月70-100元,70岁以上100-125元。少数地区按养老金比例(4.5%-6%)划入,但2025年新政策普遍改为定额制,金额较改革前有所减少。
灵活就业人员参照在职标准,按所选基数的2%划入,需自行承担全部缴费。例如选择基数5000元,则每月入账100元。延缴人员(退休但缴费年限不足者)缴费期间无个人账户待遇,需缴满年限后方可享受。
城乡居民医保仅设统筹账户,无个人账户,门诊报销通过统筹基金支付。部分地区试点家庭共济,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供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使用,但需提前绑定。
建议通过当地医保APP或窗口查询实时划账明细,合理规划使用范围(如门诊、购药、疫苗等)。若发现金额异常,可能是基数调整、政策变动或扣除长护险所致,可咨询社保部门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