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可以刷统筹支付,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如住院、门诊统筹定点机构就医等,且支付比例和限额因医疗机构级别、异地情况等有所不同。
-
住院统筹支付
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可通过统筹基金支付,年度最高限额7万元。起付标准随住院次数降低(第二次及以后降低50%),报销比例根据医疗机构级别划分。跨省异地就医时,未备案或非急诊情况下支付比例会下调5%-15%。 -
门诊统筹支付
在二类、三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不设起付标准,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55%、60%;一类定点机构需支付80元/次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45%。 -
药品与耗材支付规则
乙类药品个人需先自付5%,乙类诊疗项目自付10%,国产/进口医用耗材分别自付10%、20%,剩余部分按比例由统筹基金报销。
总结:居民医保统筹支付覆盖住院和门诊,但需注意医疗机构级别、异地备案等条件,合理规划就医可最大化享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