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社保基数12300元和5000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缴费金额、个人账户积累、以及未来社保待遇等方面。以下是详细介绍:
缴费金额
- 养老保险:
- 基数为12300元时,个人缴纳金额为12300×8%=984元,单位缴纳金额为12300×16%=1968元。
- 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缴纳金额为5000×8%=400元,单位缴纳金额为5000×16%=800元。
- 医疗保险:
- 基数为12300元时,个人缴纳金额为12300×2%=246元,单位缴纳金额为12300×6.5%=799.5元。
- 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缴纳金额为5000×2%=100元,单位缴纳金额为5000×6.5%=325元。
- 失业保险:
- 基数为12300元时,个人缴纳金额为12300×0.5%=61.5元,单位缴纳金额为12300×0.5%=61.5元。
- 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缴纳金额为5000×0.5%=25元,单位缴纳金额为5000×0.5%=25元。
-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个人不缴费,单位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缴纳。
- 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承担。
个人账户积累
- 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积累越多。以养老保险为例,基数为12300元时,个人账户积累为984元;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账户积累为400元。个人账户积累直接影响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金额。
未来社保待遇
- 养老金: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积累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养老金的计算与个人账户积累和缴费年限直接相关。
- 医疗保险:缴费基数越高,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越多,看病报销的比例和上限也可能更高。
- 失业保险:缴费基数越高,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也越高。
总的来说,选择较高的社保缴费基数(如12300元)会导致个人和单位每月需要缴纳更多的社保费用,但长远来看,这将为参保人带来更高的社保待遇,包括更高的养老金、更好的医疗保障以及更全面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